弘扬传统文化 手作粽情端午 ——记开云电竞教师民俗文化手工活动
发布时间: 2022/6/6 10:40:03 4102次浏览 作者: 陈琛、顾莉华、王隽
“五月五,话端午”,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开云电竞工会联合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邀请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民俗手作活动。
5月24日下午,相约星期二时间,在校工会精心组织安排下,开云电竞全体教师分为两个会场开展了葫芦画和吉祥彩粽的手作活动。丁丰老师和王隽老师在两个分会场主持此次活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两位非遗传承人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五彩吉缯非遗传承人韩玉茹老师来到的现场教授,老师们饶有兴致地进行活动。
创意葫芦画
在中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以葫芦为题材的传统民间故事不胜枚举。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为“葫艺”。葫芦画是“非遗项目”,起源于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是深受百姓喜爱的非遗保护项目。
美术室内,选择葫芦画的老师们在布置一新的教室刚一就坐,就被眼前一个个葫芦吸引了。
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老师,为各位老师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葫芦绘画活动。张苗老师先向大家呈现了自己精美的葫芦画作品,有的葫芦绘制着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精美图案,有的绘制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小老虎。
张老师告诉我们,葫芦画要仔细认真,要注意葫芦这种材料不吸水的特质,也要注意在葫芦上画画不是平面,而是一个弧面。需要我们在画好的轮廓范围内,将颜料仔细均匀地涂上。大家一边按照老师的讲解描画,每个人的葫芦画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每个人都充满兴趣,用心绘画。
五彩吉祥粽
彩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编织艺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晋时期人们称其为“五彩吉缯”,寓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示范教室内,各式各样五彩吉祥粽展示在老师们周围。每一个老师都拿到了一个颜色鲜艳的五彩吉缯, 非遗传承人韩玉如老师指导老师们如何制作彩粽。韩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彩粽的历史以及自己的部分作品。韩老师醉心彩粽创作,对彩粽技法不断钻研、创新,开创了秦淮河系列、金陵十二衩系列、明城墙系列,其作品精美、新颖,体现了鲜明的南京地域特色。
韩老师还细心地为老师们介绍了彩粽的制作步骤及注意点。亲手制作的时间到了,老师们用一双双灵巧的手缠绕细细的彩线,一圈又一圈,细细密密地编织,编织着幸福与安康。制作终于完成了,一个个色彩明艳、小巧玲珑的彩粽是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预热,也是传统文化的致敬。
最后,所有老师相聚在示范教室,各级部教师们纷纷展示了现场制作的葫芦画和五彩吉缯作品。两位老师现场点评了老师们的制作,开云电竞老师巧手制作出的创意作品令传承人老师交口称赞!
这次活动让各位老师,近距离感受到了葫芦画的独特魅力。用传承文化的方式亲手体验,不仅拉近了大家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丰富了日常校园生活,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