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 研究胜任力 开云注册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简报(第三期)
发布时间: 2022/12/14 13:45:40 2225次浏览 作者: 贾颖萃
视 界
音乐教师在大量实践的同时应该留下研究性的记录,以此回观并从点滴开始改良教与学。此时的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师生聚在一起,在他们的相互之间,他们的教室和他们的音乐世界中寻找教育意义的实践可能性,以通过音乐的特定视角,整合不同参与者的行动、经验和文化,增强对事件、身份和自我的感知和理解。
(林小英《从反思实践到协作式行动研究:整合音乐教育中的行动、经验和文化》)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几乎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从音乐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来说,总是先有音乐的体验和吸收,然后才能形成有意义的音乐表达与表现。因此,“感知”领域是其他课程实践领域的先决基础,是促进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文化理解等能力发展的前提,在整个音乐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他音乐能力与整体音乐素养形成的关键。
(席恒《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开 卷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了解、精准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变化,提高开云集团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全组教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研读,力求把握学科教育特点,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暑期培训中,音乐教研组全体老师在戴海云老师的引领下系统地对新课标进行了梳理和提炼,同时对什么是“核心素养”、何为“大概念”、“单元整体的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解读。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一书,继续深挖新课标,将核心素养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中探索音乐课堂小主人学习胜任力的培养策略。
(施雨)
课 堂
为进一步落实课标新理念,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全体音乐教师在艺术课标新理念下,结合学校提出的提升小学生主体学习胜任力的教育思想,不断实践、创新、总结,积极探索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新路径。
10月27日上午,音乐组全体教师齐聚本部二楼舞蹈房开展了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研究周活动。本次音乐研究课围绕耿妍老师执教的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送别》一课展开。这首歌曲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耿老师通过送别情境的创设,在念、听、动、唱、演等丰富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音乐体验,提升学生执行力。此外,依据学校小主人个性化提出的“早知道”“会安排”“能落实”“有反思”学习四步骤,教师尝试让学生利用课前对“学堂乐歌”知识进行预习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已知认识迁移到新内容学习上:除了《送别》,你还知道哪些学堂乐歌作品?它们有什么特点?新学堂乐歌与学堂乐歌的区分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堂乐歌”的含义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单元化”“主题式”学习思维模式,激发探索精神,培育学生的迁移力。
耿妍
论 坛
耿老师创设情境,在歌曲《送别》中,“告别”场景巧妙地将学生引导到歌曲教学中,身临其境地感知歌曲的情感,进而通过细致地分析歌曲,使学生以饱含深情的歌声表现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协同的能力,凸显了学生课堂执行力的提升,课堂呈现出师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展现自信的样貌。
(贾颖萃)
《送别》一课的导入环节用无声的表演,让学生感受送别的场景,接着带来了两首学堂乐歌《春游》《送别》让学生感受聆听,让学生选择哪一首更合适离别时候。整个导入环节,新颖独特,很有魅力,很值得我学习。
(李婉如)
歌词“折柳送别”“长亭古道”的典故解读使学生已有知识发生迁移,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培养了学生的迁移力。在歌曲拓展环节,建议可以围绕“学堂乐歌”展开。
(施雨)
教育戏剧与音乐课的融合是耿老师的课堂教学的特点,耿老师与学生用无声的表演演绎“送别”的场景,相比教师的谈话导入或者视频导入更加能够让学生共情,离别这一情境跃然眼前。情境的巧妙创设使学生在后面的歌唱教学中加深情感的表达,虽然是一首熟悉的歌曲,但是经过情境的铺设,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王隽)
第一,设计学习任务,提升关键能力。在细化学习任务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已知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见解,在字词句的品读和音乐旋律的“一唱三叹”中深刻理解“别离之愁”。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学生将难以理解的情感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深入领悟音乐文本,提升素养,促成思维训练以及关键能力的培育。第二,深入探究情感体验,追寻经典意象。加强对“经典意象”的解读,启发学生在歌曲中表达人间的离别之情,倾诉世上的美好之缘,构筑人生的天问风景。这一幅生动感人、蕴藏着禅意的画面,弥漫着浓重、不朽的真情,深深打动了师生和听者的心,使人百感交集。正如我国清代文学家梁廷楠在《曲话》中所说: “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期为妙谛”。
(王 涓)
聚 焦
音乐教研组是学校党员人数占比最高的一个组, 七位教师,六名党员。全组教师将音乐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0月25日下午,音乐教研组承办了主题为“热烈庆祝二十大,唱响党史新歌声”的首场“学科思政好声音”的活动。这是一场特殊的教研活动,全组教师凝心聚力,深入研讨,将党的历史发展重要时期的歌曲通过师生演唱、聆听观看等现场演绎的方式呈现。经过精心创意与编排,全组教师与合唱团孩子一起以音乐的方式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回望中国腾飞的荣光。
开云注册党总支胡志宏副书记充分肯定这是表达全体开云电竞人抒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精神信念的一节课;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奔赴时代新征程中写就开云电竞答卷的一节课;也是体现了每一位开云电竞人为校、为国奋斗,挥洒激情的一节课。
(贾颖萃)
镜 头
艺术实践是学生学习艺术、提升艺术素养必须经历的活动和过程。音乐组教师在课外开展了舞蹈、合唱、戏剧、竖笛四个项目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内普及到课外提升,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性发展,每周两次的艺术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力。
(贾颖萃)
丫丫少儿舞蹈团
琅琅童声合唱团
郎郎丫丫戏剧社
琅琅之声竖笛乐团